
雪山下的村莊
李志宏(古城區(qū))
一
文獻不詳、史料缺失
唯一能確認的是雪山下的村莊
石頭在開花
開1000年也大不過指甲蓋的花
固守精巧、典雅
雪山下的村莊
青瓦土坯房居多
也不乏青瓦石墻
會開花的石頭墻
5片花瓣伸向東西南北中
我不懂其中蘊含的意味
但想必與納西族的自然崇拜有關
與就地取材、適度索取、低調處世的
性格有關
三坊一照壁是標配
既考慮居家又照顧生產
有亦農亦牧的理想圖景
有穩(wěn)定回報的保障
有四季輪回、忙里偷閑
有張有弛的回旋余地
主人居住地勢略高的主房
偏房設置一個火塘
一家人按長幼男女的秩序依次圍坐
其余房間作儲糧之用
另一方地勢略低
圈養(yǎng)牛、馬、豬、羊
大門朝向日出的方向
祈盼紫氣東來,無一例外
二
最早在此生火煨茶的族人
從馬背上卸下僅有的干糧和詛咒
把魂魄和骰子一同拋向空中
松脂和香薷的氣息穿過曠野
擊中先祖指引的方向
目光所及
高處是雪山和住在雪山上的神靈
近旁荊棘密布、獵鷹出沒
野鹿如同耕牛低哞
風盤著腿
帳子緊臨清泉而筑
歷經滄桑且有久違的溫柔
夢境里不止一次出現過這景象

玉龍雪山。
三
敘事宏大
路途遙遠
線索寥寥無幾
把一冊史書豎起來看
來路依稀可見
日月星辰高懸頭頂
北方就在記憶的草原
把一張圖橫過來看
歸途影影綽綽
南方的我在一首詩里
種下養(yǎng)蠶的桑樹、觀賞的茶花
日月星辰不在左邊就在右邊
誰勾勒出這幅圖畫
屋舍、糧架、日出、炊煙
流水、鳥鳴、節(jié)日、篝火
四
誰在麻線紡錘的一端
引出一匹馬的嘶鳴
夜色籠罩,祖母依著火塘
從絲絲縷縷里
牽出麻線的源頭
循環(huán)往復
把夜熬得越來越薄
越來越經不住雞鳴的催促
一匹馬的嘶鳴伴著祖母
伴著她手中操持不完的活計
和心底滋長出來的馥郁的花香
火塘里的松脂不停地笑
祖母一次次給笑聲添加了柴火

玉湖風光。
五
一場雪覆蓋了村莊
瓦脊、翹檐上吉祥的預言
糧架上燕子歌唱過的豐收
天井里草藥醫(yī)治過的日頭
一場雪覆蓋了村莊
道路上往來的汽車和鳴笛
景點內舉小旗的解說眉飛色舞
游客得意忘形、大呼小叫
“此生值了”
有落在遮陽帽、肩頭上
和抓在手里的雪花為證
一場雪覆蓋了村莊
大樹底下無所事事的老人
擺開話題、談資
地里為南瓜搭瓜棚的婦女
為原生態(tài)菜蔬支付定金
一場雪覆蓋了村莊
唯一沒能覆蓋那縷筆直的炊煙
六
3月,雪山上那些富足的雪花
紛紛囤積到房前屋后
在梨樹、李樹的枝條上剔透
水滴從破繭的一聲響動中劃過天籟
被日出喊醒
睡眼惺忪
瞅瞅自己再瞅瞅孿生姐妹
沒發(fā)現異樣
這才抖落一夜的夢境
涉水而來的槳聲四起
桃花、杏花
是大地獻給雪花的一抹胭脂
拋開紛爭與喧囂
潔白沉寂在心底
兀自開成銀器與春光的和鳴
粉色游歷在表面
如同春天的獻詞含羞
宛若人面
白里透著粉
溫潤如玉的母語落英繽紛
一份執(zhí)念潛入光陰的獨白
陽光的外套裹緊符咒
雪花逗留的蒂上
詩歌在枝頭掛滿果實

玉湖風光。
七
在村莊喧囂處鋪上五花石
在五花石上面再鋪一層
馬掌上磨損嚴重的鐵
遠道而來的“噠噠”聲
在馱子的氣息里
再裹上一層鹽霜
頭馬脖頸上那串銅鈴鐺被風一搖晃
就可稱為街道、鎮(zhèn)子或城池了
叫賣聲往往埋在嗓子眼
羞于言說的部位
草料候在街邊眼神的角落
各取所需
亦可以物易物
茶從滇南一帶馱來
趕馬人一遍遍重復的榕樹和大象
是貝葉經滴落的文字
被烈酒一逼
就從火塘的這頭傳遍上村下寨
那時
皮匠是從雪山走來的神仙
不用吆喝
上好的皮子用石灰水一浸
用鏟刀一削
用象牙火候的眼神一瞅
就賽過幌子上的口碑
縫成口袋
盛砣茶、鹽巴、糧食、饑荒
布匹、香料、闊氣
縫成褂子遮風避雨
路途遙遠
皮子是趕馬人的另一層肌膚
耐得住磨損和風吹日曬
也耐得住孤獨與寂寞
縫成披肩
左肩是日出、右肩是月落
背上綴滿星斗
寓意圓滿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沿襲至今
八
雪山融水
從陽光舔舐過的雪線邊緣
匯集雪蓮的羽絨王冠上
滴落的露水
隨一面山坡好聽的歌子順流而下
在報春、龍膽、綠絨蒿的領地
把隨風而逝的芬芳
裁成一襲女人透明的衣袍
把水圍在足以倒映雪山的鏡子里面
順便把湖邊
食草的馬匹、奶牛、綿羊
和悠遠的山歌倒映在一幅
寧靜悠遠的畫面里
最好在邊框上嵌入云雀的鳴唱
和帳篷里溢出的裊裊炊煙
一個叫“文?!钡拇迩f
如同傳說中的遺址
在雞鳴狗吠里
一幅神仙居住的圖景
真真切切地鋪在山坡上
圖片由周侃攝。



編輯:白 浩
校對:張小秋
二審:和繼賢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