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食品,若讓人吃下去有負擔,自己良心上過不去?!睏钭詮姷脑捳Z如他店里的面包一般實在。他“固執(zhí)”地堅持自己的制作原則,選用最新鮮、最優(yōu)質(zhì)的材料,只為還原食物最本真的味道。這份近乎執(zhí)拗的堅持,源于一個樸素的信念:“我是怎么說的,就怎么去做,做到心口如一。”
楊自強在店里制作飲品。(麗江融媒記者 楊俐娜 攝)
楊自強的烘培店開在陽光100雪山藝術(shù)村,店名就叫“楊大哥烘焙坊”,每天他都在店里忙碌著,一忙就是13年。因拒絕添加劑,面包的“青春”格外短暫。楊自強將誠信化為具象的折扣標簽:面包出爐首日原價,隔夜即六折,待到第三天,則任人免費領(lǐng)取。店門旁的特價區(qū),成了誠信最直觀的公示欄。雪山藝術(shù)村人流量并不大,但這份坦誠卻如磁石般吸引著新老顧客的信任,“能持續(xù)做13年,靠的就是朋友們這份信任?!睏钭詮娬f。
打折區(qū)面包臺。(麗江融媒記者 楊俐娜 攝)
在消費主義的喧囂中,楊自強如同一位靜默的匠人,以良心為秤,稱量每一克原料;以時間為證,標注面包的生命周期。當“零添加”成為稀缺品質(zhì),當“第三天免費”化作鄰里溫暖的紐帶,楊大哥烘焙坊的生存之道已然清晰:誠信經(jīng)營并非宏大敘事,而是揉進面團里的新鮮,是貼在打折標簽上的坦誠。
楊大哥店內(nèi)的面包臺。(麗江融媒記者 楊俐娜 攝)
13年的爐火不息,烘焙出的不僅是一塊塊干凈的面包,也是一份足以對抗浮躁的信任秘方,它證明,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總有人愿意用“心口如一”的慢火,煨出足以慰藉身心的真誠滋味。
記者/楊俐娜
責編/和真羽
二審/和眾學(xué)
終審/張衛(wèi)國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不得轉(zhuǎn)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nèi)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